鱼类是人类生活中的食物,那么鱼文化指什么呢?带着好奇,儿子带着我和孙子一起来到扬中市鱼文化博物馆参观。
我们驱车来到四面环江的扬中市。鱼文化博物馆坐落在镇江江之源渔业科技有限公司内,主体场馆建设面积约1500平方米。鱼文化博物馆是集文物保护、陈列展览、学术研究、社会教育于一体的专题性博物馆。走进鱼文化博物馆宽敞明亮的大厅,首先吸引眼球的是一只精致的木船,上面悬挂着各式各样的小鱼和小船的模型,小鱼们栩栩如生,仿佛随时都会跃动起舞,而小船儿在微风中轻轻摇曳,像是在向人们诉说着什么。
中国鱼文化萌芽于人类进化过程中的生存需求,是中国文化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它发轫于夏商周三代,发展于战国到秦国时期。中国人对鱼的崇拜历史久远,作为祥瑞文化普及到社会,像人们耳熟能详的“年年有余”“鱼跃龙门”“鱼雁传书”“如鱼得水”等,最典型是有着中华第一图之称的太极图,两条首尾相衔的黑白鱼形象,俗称“阴阳鱼”。
鱼文化离不开人的创造,先人们发现这层关系,他们选择临水而居。为了生存需要,先人们将捕鱼作为他们的一种基本操作,由此而衍生出渔民、渔具、渔业、渔网等一些技艺和方法。随着参观的深入,我们不仅被这些展品的所蕴含的文化所吸引,而且还了解到了扬中地区鱼文化的特色。镇江地处长江下游,扬中是长江中间形成的城市,它境内河港纵横交错,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渔业资源。刀鱼、鲥鱼、河豚是长江三鲜,世上有“长江三鲜数扬中”“扬中三鲜甲天下”之说。
我从小在长江边上生活,那时口福不浅。知道刀鱼在清明节前吃,刺少肉质鲜美,鲥鱼身上的鳞片含胶原蛋白可以食用,河豚体内有毒素,要由专业厨师来烧。突然孙子问我;“刀鱼、河豚我见过,鲥鱼长什么样呀?”我无言以对,幸好这里有种类繁多的鱼类标本,很快找到了鲥鱼的标本。扬中鱼文化博物馆是开放式的,它没栏杆也没屏障,通过近距离观看和触摸,可以让每位参观者对鱼文化有深入的感受。